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

发布者:yl6809永利官网发布时间:2024-10-30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4-08-09 作者:胡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在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我们要总结和运用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的重要前提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全面领导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根本方向和最终成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排在首位的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使命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格,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以人民为中心谋划和推进改革,有助于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拥有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最澎湃的动力。

运用正确的改革方法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运用正确的改革方法尤为重要。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国改革的总体方法,探索改革的历史和现实规律以及贯穿于改革全过程的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当前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坚持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贯穿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守正即坚守正道、坚守真理,创新即开辟事业发展新境界、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守正是根本、是底色、是前提,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基石,创新则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全面深化改革摆脱了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力戒因循守旧,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在创新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实现新创造、新突破,实现了理论和制度等诸多领域的创新。

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特征之一,就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改革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特征。这一理念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旨在通过加强改革措施的系统集成,放大整体效应和集成效应,从而更好地推进改革进程,实现改革目标。因此,要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巩固和深化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创新性政策方面的改革成果,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谋划与落实并重。抓改革落实,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次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加大改革抓落实力度,完善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精准高效的改革落实机制,下更大气力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同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制定好实施方案,做到精准施策、适时适度。

把握正确的改革主线

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改革本质上是一种破旧立新的活动,只有形成合理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改革能否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最根本的要看形成的制度是否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能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正是因为各项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才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更加需要发挥制度优势,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宝贵经验,创造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党的二十大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将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主线,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以“中国之制”成就“中国之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全面依法治国与制度建设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经验之一。制度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法治体系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之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稳定的法治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包括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制度、加强社区自治、推动社会组织发展,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同时,完善法治体系建设是关键,包括强化法律的权威性和执法的公正性,提高法律实施的效果和社会认可度。加强法治建设和制度建设,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与经验研究”(23&ZD03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山大学yl6809永利官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