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赶考”姿态奋进新时代

发布者:yl6809永利官网发布时间:2021-04-21浏览次数:

 

来源:云南学习平台2 021-03-09 作者:紫家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以“赶考”姿态奋进新时代,迈好第一步,走出新气象;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要不断锤炼党性、锤炼作风,始终提升“七种能力”,努力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奋力书写新征程答卷,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注重学习,提升理论武装能力。政治上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现今社会全面开放,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国内国外各种思潮、各种观点很多,众说纷纭、泥沙俱下,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要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关键在于加强学习。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要进货,我们党员干部的“进货”,就是学习新知识。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持续深入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真正学懂弄通做实,更好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多钻研业务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努力成为各自岗位上的“行家里手”。

坚定信念,提升政治领悟能力。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和魂,政治立场坚定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首要品质。我们要把坚定政治立场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和修身立业的压舱石,真正挺直精神脊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认清政治身份,我们最重要、最本色、最关键的角色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要强化政治意识,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都必须牢记政治这个生命线,把握政治这个生命线,注重政治这个生命线;要站稳政治立场,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上,心中永远装着“两头”——即上头的党、下头的民;要严守政治规矩,自觉做到“五个必须”,坚决反对“七个有之”,始终不打折扣、不搞变通,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担当政治责任,谋划工作要具有大局观念、全局意识,要跳出自己的私欲和私利,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去想问题、办事情。

善于思考,提升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思维即观全局、看大势、抓本质的能力。在一些地方,取利一时的短视决策寻常可见,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时有发生,这都与缺少战略思维有关。只有站在战略的高度,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才能够从全局角度、以长远眼光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才能够确保制定科学可行的战略方案,又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方案。对党员干部而言,战略思维能力意味着要善于把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善于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中去把握,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善于把眼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统一起来,不能“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要善于把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结合起来,不能“闭目塞听、故步自封”,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实现综合平衡、统筹兼顾。

求真务实,提升担当作为能力。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意思是指即使是再近的路,不走也不能到达;即使再小的事,不去做也不可能完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面对肆虐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挂帅专家组组长“逆行出征”,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咬牙坚守岗位,展现了共产党人勇于担当尽责的优秀品质。当前,我们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还有不少硬仗要打。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主动担当作为,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主动请缨、冲锋在前;面对棘手问题,敢于碰硬、敢啃硬骨头,真正锻造宽肩膀、铁肩膀,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中成长成材。

勇于开拓,提升创新工作能力。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纵观世界发展史,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创新思维的胜利果实,都是创新智慧的结晶。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小到一个团队甚至一个人,大创新大成就,小创新小成就,不创新没成就。面对党的重托,党员干部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于想前人所未想,不惧风险,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学会灵活转变自己的思维,跳出已有的框架结构,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开阔的视角、崭新的思维找到创新的灵感,用心、上心、尽心地去思考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敢于和过去比,突破自己;敢于和先进比,超越他人,从而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创造新的辉煌。

立规明纪,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以感受到,在现阶段,对党员干部的法治素质要求非常高。法治的生命不在于立法,而在于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法治观念熔铸到人们的头脑中,体现于人们的日常行为中。正如卢梭所言“规章只不过是穹隆顶上的拱粱,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最后构成那个穹隆顶上的不可动摇的拱心石”。当每个人都察觉到法治如同我们每天呼吸的新鲜空气一样不可或缺时,法治便已内化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在这样的社会,公民都是虔诚的法律信徒,政府都是守法的管理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是从事党务工作,还是行政工作,都离不开法治素质,在党务工作中要依法治党、依规管党,在行政工作中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要准确把握各自权力的法律边界,研究透工作中的法律问题,解决好工作中的法律风险,工作才能如虎添翼、富有成效。突出法治素质,我们不能见子打子,不能再用过去的老传统、老办法办事,要用法治思维想问题,要用法治方式解决现实问题。

不忘初心,提升服务群众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反复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员干部的工作离不开与群众打交道,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党和政府。我们做得好,群众就会为党和政府“点赞”;我们做得不好,党和政府可能就要遭到“差评”。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都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忘。要坚持心中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跨越百年,初心不改;迈向复兴,使命在肩。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一种“赶考”的姿态,以一种坐不住的责任感和等不起的紧迫感,紧紧握住历史的接力棒,迎着问题上、克服困难走,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头,砥砺奋进、锐意前行,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