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变与不变

发布者:yl6809永利官网发布时间:2021-11-07浏览次数:

 

来源:《光明日报》 2021-10-25 作者:罗碧琼 唐松林

美好生活是人类世代追求、人人向往的幸福生活,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执着追求的价值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美好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新生活样态。新时代美好生活是生产力、人的需要与生存时空的协同进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命题,其中蕴含着“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科学把握这一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创造美好生活。

新时代美好生活之变

对于现实中的个体来说,生活实践中的“美”“好”指向的是一种价值判断,与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追求的内容和满足的程度直接相连。美好生活的这一内在特质,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变”奠定了基础。

人作为一种自为的存在物,与自然存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对自己的存在状态不断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超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历史发展的动机和目的,“现实的人”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实践的、历史性的存在,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规定。“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的这一天性,决定了人不会满足于自身生活的现成现实状态,也决定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求层次和构成要素必然是不断变化的。

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持续变迁,这是由其本质所规定的。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为“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的生产力不断得到显著提高,综合国力、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生活质量等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总体提高和社会生产能力的迅猛发展,人的需要层次及其满足方式紧随着发生快速变化,美好生活追求的具体范围、涵盖内容、需求程度也随之出现深度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中可见,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求层次不仅包括生存性需要,还涵盖社会性需要、心理性需要及发展性需要等,体现出明显的变化和跃迁特征。

新时代美好生活之不变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体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不渝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从未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百年来在我们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从未改变,依靠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从未改变。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一以贯之。对人本身的关注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前提,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身”,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始终的理论主题和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百年来基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和长期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群众史观,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强调“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代在变,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价值追求并没有变。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从未改变。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类的历史是通过劳动而诞生的,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劳动创造是社会历史主体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途径,人们通过劳动不仅能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提升个人能力,展现自身存在价值,还能推进社会进步,从而夯实美好生活的基础。新时代美好生活追求只有在劳动创造中才能转化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他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变与不变的统一。立足不变,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鼓舞斗志,开拓前行。把握变,我们党在率领全国人民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均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